近日信弘优配,市民韩先生因购买二手车遭遇了烦心事,他说自己花精品二手车的钱买到了一辆全损车,这让他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那么从卖方承诺的“精品车”到买方到手的“全损车”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手皮卡开了两年才发现是辆全损车
2023年4月,市民韩先生经朋友介绍,在位于贺兰县德胜汽配城的新友聚汽修店购买了一辆二手长城风骏5。据韩先生描述,购车时,该店负责人马先生承诺车辆为精品二手车,但对方并未向他提供车况检测报告,双方仅口头约定。基于信任,韩先生还是支付了3000元定金,并通过马先生介绍的贷款公司办理了贷款,最终以5.3万元的价格购得此车。“卖家当时说只是有点儿小剐蹭,我觉得正常,就把车买了,贷款至今还在还。”然而,今年当他准备将车转手出售时,调取的车辆保险记录却让他大吃一惊。
记录显示,这辆车早在2022年,也就是韩先生购车前一年就已经被保险公司认定为全损车了。“我拿精品车的钱买了个全损车!这车除了大梁没换,几乎全部组件都被换过!”韩先生感到既愤怒又后怕,“这相当于重新组装了一遍的车,我还开了两年多!”
韩先生说,发现问题后,他便找当时的卖家马先生进行沟通,希望退车退款,但对方却拒绝与他协商。无奈之下,韩先生只得向媒体求助。
买卖双方就车况告知情况存在争议现场协商陷入僵局
随后,记者与上海市建纬(银川)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威陪同韩先生一同前往位于贺兰县德胜汽配城的新友聚汽修信弘优配,该店负责人马先生因故无法到场,但接受了电话协商。然而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却对购车时是否告知真实车况产生了争议。
马先生坚称:5.3万元的售价远低于当时同款车型的二手车市场价,卖车时也已经告知韩先生是事故车,并且自己的微信昵称也表明他只卖事故车,韩先生不可能不知道。
韩先生反驳:就算我知道是事故车,但你也没告诉我是全损车啊!
对此,双方各执一词,但由于购车时双方并未签订合同,对于车况告知情况双方也均无法提供有力佐证。
与此同时,记者在现场发现,该店营业执照中并没有二手车销售业务,对此马先生回答,“其实我不是专业车商,这里也不是车行,我只是一个交易中间人。”
对于韩先生提出退车并全额退款的诉求马先生表示无法接受,但他提出另一个解决方案:考虑到韩先生已使用车辆2年多(行驶里程约8.3万公里),他愿意以3万元的价格将车回购。
对此方案,韩先生断然拒绝:“我不是来卖3万块钱的,我是要讨个说法。车我要继续开着,然后再赔给我3万块钱,不然我就走法律途径。”马先生则认为韩先生的要求不合理,协商最终不欢而散。
律师:两种途径促维权二手车交易需谨慎
由于双方就车辆处置方式以及赔偿金额没能达成共识,通话结束后,律师张威从法律角度为韩先生提供了两种维权方式。
一是接受协商回购:由于购车后的两年间,韩先生其实已经达到了当时购买车辆的根本目的——使用车辆,对此,卖方提出按合理折损价进行回购是一种可接受的补偿方案。这种由双方协商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能为韩先生降低维权成本。
二是诉讼主张索赔:若韩先生能证明商家隐瞒车辆重大事实,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退一赔三”,但这一方案中韩先生需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来证明卖家未履行告知义务,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取得优势。
与此同时,律师张威也指出,在这件事情中,韩先生作为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注意义务,以便更好保障自身权益。他也提醒广大消费者,二手车交易,不能轻信口头承诺信弘优配,谨慎多一分,风险少十分。消费者在购车前应当主动核查车辆登记信息、保险理赔记录等车辆信息,购车后留存好买卖合同以及与卖方沟通的聊天记录等凭证。销售方则应当坚守诚信底线,如实、全面告知车辆的真实状况。只有买卖双方都依法依规行事,才能构建更透明、更安全的二手车市场环境。
天宇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